傳銷商介紹他人參加,利用建立多層次組織,以推廣銷售商品或服務之行銷方式,又稱為倍增式市場模式,依法須向主管機關報備,坊間充斥將產品虛化,以招攬下線獲取暴利之非法多層次傳銷組織,與不法吸金犯罪息息相關,造成投資大眾巨額金錢損失,
多層次傳銷指透過傳銷商介紹他人參加,建立多層級組織以推廣、銷售商品或服務之行銷方式。多層次傳銷事業,應使其傳銷商之收入來源以合理市價推廣、銷售商品或服務為主,不得以介紹他人參加為主要收入來源。違反第十八條規定者,處行為人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得併科新臺幣一億元以下罰金。多層次傳銷管理法第3條、第18條、第29條訂有明文。次按因故意或過失,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,負損害賠償責任;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,致生損害於他人者,負賠償責任,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及第2項本文分別定有明文。再按多層次傳銷事業,應使其傳銷商之收入來源以合理市價推廣、銷售商品或服務為主,不得以介紹他人參加為主要收入來源,多層次傳銷管理法第18條亦有明文,而多層次傳銷,雖非均為不正當之銷售方法,惟因其變型態樣繁多,如其參加人所得之佣金、獎金或其他經濟利益,主要係基於介紹他人參加,則後參加者必因無法覓得足夠之人頭而遭經濟上損失,發起或推動之人則毫無風險,且獲暴利,可能破壞市場機能,甚或造成社會問題,故應對此類多層次傳銷明文加以禁止,並非專為維護交易市場秩序之社會法益,同時並保障社會多層次傳銷參加者之權益,自屬民法第184條第2項所定保護他人之法律(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246號裁定意旨參照)。又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,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,民法第185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。所謂共同侵權行為,係指數人共同不法對於同一之損害,與以條件或原因之行為。加害人於共同侵害權利之目的範圍內,各自分擔實行行為之一部,而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,以達其目的者,仍不失為共同侵權行為人,而應對於全部所發生之結果,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(最高法院78年度台上字第2479號判決參照)。傳銷商各自分擔介紹多數人或不特定之人,以達非法多層次傳銷之目的,係造成損害之共同原因,自足成立共同侵權行為,可資參照。
義諾提供多層次傳銷專業法律服務,保障委託人一切合法權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