委託仲介購地蓋廠房,竟發現土地可建面積明顯短少,法院判物之瑕疵,地主應解約退錢

買方委託仲介找地蓋廠房,並以一樓可蓋面積需達140~150坪作為承購條件,但仲介於銷售期間漠視買方需求不盡力調查,且一再配合地主多次調高土地售價,買方買受土地後,竟發現依都市計畫退縮建築之規定,所購土地一樓可供建築面積僅約107坪,短少高達43坪之多,而怒告地主解約還錢,但仲介出庭作證時,將可供建築面積之調查責任推卸給買方,拒絕善盡仲介調查之責,法院認為仲介證詞避重就輕,最終判決解約,地主應加計利息全額退還買賣價金。

法院判決認為: 按物之出賣人對於買受人,應擔保其物依第373條之規定危險移轉於買受人時無滅失或減少其價值之瑕疵,亦無滅失或減少其通常效用或契約預定效用之瑕疵;但減少之程度,無關重要者,不得視為瑕疵;買賣因物有瑕疵,而出賣人依前五條之規定,應負擔保之責者,買受人得解除其契約或請求減少其價金;但依情形,解除契約顯失公平者,買受人僅得請求減少價金,民法第354條第1項、第359條分別定有明文。次按民法第354條有關物之瑕疵擔保規定,原則上固於危險移轉後始有適用,但出賣人既有給付無瑕疵物之義務,買受人亦有拒絕受領瑕疵物之權利,則在特定物之買賣,依法律規範之目的,物之瑕疵不能修補,或雖能修補而出賣人表示不願為之者,應認為在危險移轉前買受人即得行使擔保請求權,並得拒絕給付相當之價金,以免往後之法律關係趨於複雜,損及買受人之權益(最高法院89年度台上字第1085號判決意旨參照)。系爭土地因法規限制,致缺少契約預定實際可供建築1樓平面面積達60%之瑕疵等情,業如前述,被上訴人謂其並無擔保系爭土地具有該部分品質,顯無修補之意,客觀上亦不能補正,揆諸前開說明,汪華泰公司可於系爭土地交付前主張瑕疵擔保,並依民法第359條之規定主張解除系爭契約。(臺灣高等法院 112 年度重上字第 715 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)